面对国家、地区、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以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础,以强化精准服务、拓展就业渠道为重点,以队伍建设、机制建设为保障,通过采取“领导主抓、部门统筹、学院负责、全员参与”措施,全面落实“一把手 工程”和“全员就业责任制”,成效显著。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全面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学校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就业责任制”,不断充实“全程化、全员化、常 年化、信息化”就业工作体系,完善“领导主抓、部门统筹、学院负责、全员参与”的就业 工作措施。逐步建立就业工作“全员化一岗双责”机制,建立就业与考核挂钩机制,把就业 工作考核与单位、部门考核,与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考核,与班子考核、干部考核聘任等相挂 钩,实行评优奖励一票否决;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还要指导自 己负责学生就业,真正做到了毕业设计指导“一对一”,就业指导“一对一”,广大毕业设 计指导教师积极为所负责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与毕业生探讨求职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 向用人单位投递简历、努力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积极帮助毕业生就业。学校上下联动, “真心、真诚、真情”抓就业,“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道尽千言 万语”帮助学生就业,形成了全员抓就业的浓郁氛围。
二、建立机制、完善制度,保障就业工作有序开展为了推进就业工作,学校建立了五项保障机制。
一是财力保障机制。学校在办学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始终坚持就业投入优先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就业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就业工作的开展。近几年,每年投入200 万元用于就 业工作。二是物力保障机制。学校为就业工作积极提供房屋、设备等支持,目前学校专用招聘会 场面积达 3571.45 平米,其中,就业专用多媒体会场 4 个,专用招聘会场 13 个,多功能培训 室 1 个,配备了 8 台就业工作专用笔记本电脑,并提供专用微机、电话、传真、摄像机等办 公设备,同时建有 90 台电脑和 50 套视频设备的视频面试室。 三是人力保障机制。成立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心,不断充实就业工作队 伍,强化专职队伍建设。坚持选拔德才兼备的青年干部充实到就业工作队伍中,形成了一支 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比较稳定的就业指导服务队伍,并坚持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 发展方向,经常组织开展就业研究、专项培训。2018 年和 2019 年通过开展 TTT 和 TTT2 课程 培训,实现了全部 48 位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任课教师业务培训全覆盖,同时选派 10 余 人参加 GCDF 等专业培训,开展大学生个体生涯咨询服务,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服 务水平,为全面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质量提供了师资保障,也为积极参评“黑龙江省大 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打下了基础。先后完善了就业工作专项推进会制度、就业工作专 题研讨制度、就业专职干部周例会制度、学院就业工作月例会制度、就业工作通报制度、就 业工作包保责任制等六项工作制度,保障了就业工作有序开展。 四是利益保障机制。学校严格规范、全校师生严格执行就业协议签订、更换规章及相应 的制约制度,实行学生、院系、学校三重把关的签约机制,保护毕业生就业绝对权益,保障 入校企业招聘相对利益,为企业与毕业生对接打造诚实、互信的良好环境。 五是信息保障机制。2019 年学校积极引进“就业云平台”,为毕业生搭建了“一站式” 精准就业服务平台,招聘企业来校招聘实行“1+1”诚信入驻模式,招聘企业先由就业系统审 核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根据企业日常表现评定校招专用信誉值,再由专职老师人工审核招 聘岗位信息,绝对保证入校企业质量,保证就业信息精准。除公众号和就业信息网,还建立 专用就业信息群,重点企业招聘信息及时传播转发,保证就业信息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 性。2019 年秋季大型招聘会的企业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与质量得到广泛好 评。
三、积极开拓、优化市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学科结构特点,开创市场建设新机制,通过重点打造“三个平台”,多渠道开展就业市场建设,以基地化建设推进市场开拓。一是“行 业协作式校企互动平台”,以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为依托开发行业性就业市场。二是“校地联 动式市场拓展平台”,以校地联合体为依托开发地域性就业市场。学校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区、江苏省无锡市、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昆山市、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浙江省湖州市、 浙江省宁波市、广东省东莞市、山东省德州市、大连市高新区、鹤岗市、大庆市、七台河市 等人社部门建立合作关系,政府陆续组织企业团来我校招聘。三是“多方共享式信息服务平 台”,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开发网上就业市场,并组织毕业生参加大型网络招聘会,积极运 用新媒体技术,建设以“一网两微”为重点的 O2O 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学校就业网 站、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学校就业微信公众号关注量过万人,每年发布就业信息和就业指 导内容千余条,建立了专职就业工作干部、毕业班班主任、班级和寝室信息员组成的微信和 QQ 交流群,构建教师、学生、就业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平台,详细解读企业信息,就业信息 扁平化精准投递。毕业生就业市场区域分布结构更科学,形成了以留省就业为主干,以珠三 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渤海湾京津冀经济区为重点,覆盖全国的就业市场 格局。招聘会层次更多元,学校每年积极组织举办校园大型招聘会,大力引进政府合作中型 双选会,深入开展单位专场小型宣讲会,“三会”并举。此外,学校在引进各类用人单位来 校招聘的同时,广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招聘会,组织毕业生参加包括湖州市、温州市、 扬州市、宁波市、浙江省以及省内其它高校招聘会,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动毕业生前往应聘。
四、改革机制、创新手段,为毕业生打造优质平台
在学校举行的2020 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学校统筹校内外资源共同发力,改革机制, 创新手段,使参会企业质量和规模再创该校历史新高——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 24 个省、 市的 533 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 2.7 万多个,招聘岗位几乎涵盖了该校本研全部专 业,为毕业生提供了高质量单位、高起点平台和高匹配岗位,现场参会学生 3000 多人次,投 递简历 9000 多份。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双选会注入许多新元素,企业呈现诸多新亮点。邀请 企业途径更加多元化,融合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资源,线上线下同步宣传;就业信息推送更加精准化,参会企业详细信息提前精准向毕业生推送,极大地提高了毕业生求职效率;展 位划分更加精细化,设置了世界 500 强企业专区、煤炭企业专区、国有企业专区、浙江招聘 团专区等招聘专区,方便了毕业生高效求职;参会企业结构更加多样化,国有企业占比20.45%, 民营企业占比 50.84%,三资企业占比 5.25%,世界 500 强企业占比 8.44%,中国 500 强企业 占比 12.19%,上市公司占比 12.75%。为促进毕业生就业,黑龙江科技大学还在就业基地建设、 行业就业市场开发、精准就业指导等方面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在积极组织大型双选会的同 时,大力加强校政合作引入地方招聘团召开中型招聘会,深入开展知名企业小型宣讲会。“互 联网+就业”建设持续升级,实现就业信息网和移动新媒体平台全面互通,为毕业生提供网上 “一站式”便捷化服务,实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参会手机端功能全覆盖,用人单位注册申请 “秒回复”,就业信息定向推送,促进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精准高效对接。截至目前,学校 已为 2020 届毕业生举办小型企业宣讲会 328 场,组织鹤岗、七台河及闽粤苏浙等地方政府中 型招聘团招聘会 12 场,总计到校招聘企业 522 家(不含双选会),相比去年同期增长 23%。 专场宣讲会企业中,国有企业占比 38.4%,世界 500 强企业占比 15.8%,中国 500 强企业占比 11.7%,上市公司占比 12.1%。《黑龙江日报》2019 年 12 月 3 日版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 毕业生就业打造优质平台”为题宣传报道我校校园招聘活动的创新举措、优质服务、显著成 效,标志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有力推动了毕业生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五、加强指导、精准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一是针对不同年级群体特点,邀请业内知名人士开展高端讲座。先后邀请了东北农业大学田起香老师、智联招聘的王辉讲师、招生与就业工作处的高志刚老师为有针对性的做了求职简历撰写、面试技巧、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专题讲座,通过开展就业教育培训系列活动,普及就业、创业知识,传递科学思维的方法和理念。二是积极打造职业化的校园文化。加强“引领性活动、启发性活动和实践性活动”相结合的活动平台建设。先后开展了第四届就业 创业微电影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创业规划大赛等精品活动,不断营造浓厚的就业氛围, 提高毕业生就业技能。三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意 向调查,摸清了未就业毕业生基本情况,撰写了《黑龙江科技大学 2020 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 查报告》,各学院针对调查结果,对每名学生进行分类施策,增强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四是积极树立典型。为引导和鼓励我校更多毕业生面向基层工作,积极开展 2019 届毕业生“基 层工作之星”评选工作,在我校 2019 届毕业生中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三支一扶、选聘 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黑龙江省选调生等基层就业计划及应征入伍、到中小微企业、煤炭企 业就业和基层创业的学生中评选出基层之星进行表彰。并对 2019 届优秀毕业生典型事迹进行 了收集和整理,开展了“学生成长故事”视频征集活动。五是实行精准服务。2019 年购进北 森公司的“吉讯职业生涯测评系统”,全口径面向全校大学生提供职业素质测评,提升大学 生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职业规划能力,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针对毕业生不了解就业工作 流程、就业技巧等问题,编制了《黑龙江科技大学大学生就业服务手册》,为学生提供了了 解就业政策、知晓就业流程、学习就业方法和技巧的工具书。针对在校生生涯意识淡薄,缺 乏理性规划未来等问题,编制了《黑龙江科技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范手册》,包括生涯意 识启蒙、自我探索、职业探索、决策与目标设定等方面的实践内容。针对就业困难学生生开 展了一对一咨询辅导,由就业指导教师轮流值班,为毕业生提供“一对一”的就业辅导。针 对部分毕业生简历制作存在的问题,在双选会现场开展了“简历诊断”专区,选派骨干教师, 为学生开展“简历+面试”的一对一指导。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推动我校就业服务精细化、 就业指导精准化。
六、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秉承“立足应用,精准育人”的办学理念,遵循“以生为本、德育为先;以学为要、固 基强实”的人才培养理念,围绕“立德树人”,以需求为导向,以审核评估为重要抓手,努 力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一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按照以“用”导学,以“用” 促学的基本思路,从培养方案的修订入手,在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等方面 推进教学改革;继续推进教考分离的考试方法改革,由单一的知识考核向知识、能力、素质 的综合考核转变;深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倡导自选性、协作性 实验。二是加强实践条件建设。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推进虚拟 仿真实验室、实验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基于信息化的实验 管理、实验教学的新模式,推进实验室规范化建设。三是深化专业课程建设。按照优势特色 专业重点发展、骨干专业稳定发展、新兴急需专业培育发展、饱和专业控制发展的思想,充 实专业内涵,加强特色建设,努力打造一批与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 重点产业相支撑的品牌专业。推进教育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推进“双一流”专业 课程建设,继续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四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定位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深化校企协同、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的人才培养新途径;深化产教融合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加大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校企 双导师指导的力度。围绕我省“五大规划”、“十大重点产业”,总结“龙煤学院”运行及 成效,积极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紧缺人才。
七、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共同服务创新创业新成果
一是在课程建设上,学校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教育》、《创业导论》、《创业实践》必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大学生KAB 创业基 础》选修课和《创业精神与实践》网络公选课。 二是学校制定下发了《黑龙江科技大学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及实施细则》、《黑龙江 科技大学关于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改革学籍管理制度、 每年下拨专项资金用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设立创业教育指导中心,为学生创业 实践开展全方位服务。三是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学校依托科大公司建立了 24 个创 业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