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是自建校以来一直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的高校,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博士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的唯一一所高校,是黑龙江“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为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面对新形势、立足新起点,学校实施了“八大工程”, 即“质量提升工程,协同创新工程,社会服务工程,人才强校工程,科学管理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学文化工程,党建创新工程”。全校上下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切实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开启了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努力为创建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应用型科技大学而奋斗!
一、本科教育基本概况
1、办学定位
类别定位:工科院校。
类型定位:应用型大学。
学科专业定位:以工科为主体,以矿业工程为特色,依托工科主体学科专业,做强工科,做实理科,做活文科,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拓展新兴交叉学科,使学科之间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切实建立起能够服务和支撑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的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办学层次定位:多科性本科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强国际合作教育。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区域,注重行业,面向全国。
办学目标定位:坚持内涵发展,着力提升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努力创建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应用型科技大学。
2、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的需求和企业社会发展实际需求,搭建“专业+企业群”平台,实行校内情景模拟与校外顶岗锻炼的新模式,实现由以校内学习为主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向校内+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转变。学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同时开展复合型人才、卓越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培养大工程背景下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学科专业
学校有“煤炭产业”省级重点学科群、“矿业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3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具有MBA授予权,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获得国家特殊需求博士培养建设项目。目前学校有本科专业54个,涵盖理、工、管、文、经、法、教育学等七个学科门类。其中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4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土木工程、安全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等10个专业为省重点专业。2个专业被批准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采矿工程专业是黑龙江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4、学生规模
学校开展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以本科生培养为主,本科生规模20087人。2013年招生5030人,形成了本科、硕士、工程硕士、MBA、中外合作、社会培训等多层次的办学格局。招生范围覆盖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生源充足,整体素质好,第一志愿录取率逐年提高。毕业生遍及全国煤炭系统各大厂矿及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毕业生中的大批优秀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家,在不同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煤炭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4.8%,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师资队伍是立校和强校的根本。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稳定与引进并重、培养与使用并举的原则,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强化机制,加大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学水平高,科研实力与服务能力强,师资队伍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教师总数为1128人(包括专任教师1012人、折合教师数116人),生师比为17.81:1。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890人,占87.95%,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8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563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161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74人,博士生导师8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8个,全国优秀教师、黑龙江省模范教师30人,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聘请教育界、企业界、政界知名人士等150余人为兼职教授。一大批教师高扬“自强不息、创业创新”办学精神,长期服务在企业社会,特别是在百里矿区、千尺井下,打造了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服务能力强、科研水平高、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
学校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想,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2013年教授为本科生授课达到95.71%。
2、教学经费
学校是国家事业费全额拨款单位,教育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来源稳定、可靠。学校优先保障教学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1302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158.73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144.68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283.36元。
3、教学条件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条件建设,不断增加投入。各类功能的教室及相关校舍齐备;各类功能的实验室及实习、实践基地配备完善,利用率高;图书馆、校园网、运动场馆等教学基本设施齐备并得到充分利用,满足了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学校占地面积128.83万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64.14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38.55万平方米,生均19.19平方米,其中生均实验室面积5.08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707万元,生均1.38万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2130 万元;图书馆藏书183万册,生均91.1册,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种数324.23万;建成核心万兆级校园网,具有丰富的电子图书系统和先进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建有省内先进水平的工程训练中心和教学实验室40个,其中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建成校内实践创新基地10个,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232个。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学校围绕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业创新教育等方面采取了系列化的措施,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专业课程建设
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省战略急需和行业发展需要,结合我校内涵建设,采取了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等措施,全力打造一批与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重点产业相支撑的品牌专业,如根据社会需求增设了焊接技术与工程、风景园林、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三个专业,同时对于招生调剂率高、本专业领域就业率低、社会需求不旺盛的2个专业,采取了隔年招生、减招等措施,优化了专业结构、改善了专业布局。
以特色专业为龙头、以重点专业为主体、以相关专业为支撑,在全面立项建设的基础上,确立了22个重点建设专业。在课程建设上采取专业核心课程教授负责制并纳入专业建设项目中一并进行建设,公共基础课单独立项进行建设。具体做法是:学校以专业和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为核心,设立专业课程建设项目,实行专人负责制,遴选项目负责人,确定建设团队,制定建设任务,将我校承担的综合教育改革项目、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卓越人才培养、紧缺人才培养、人才队伍建设、教育国际化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省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重点专业建设、精品课建设、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等融为一体共同建设。
为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学校下发了《黑龙江科技大学关于确立专业、课程建设团队及遴选带头人的实施方案》(黑科大办字〔2013〕24号),根据方案的要求,经各教学单位遴选,学校校长办公会议审议批准,确立全校54个专业、1个国际合作项目、5门全校性公共基础课、7门公共基础系列课、2个公共基础课程群共69个建设项目,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三年为一个建设期,实行项目到期验收制度。每年投入专项资金60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其中280万元用于教师的建设津贴,320万元用于专业课程建设经费。
2、教材建设
为配合教学内容的改革,学校坚持在选用国家优质的统编教材和规划教材为主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我校人才培养特色,在严格把关的基础上,积极鼓励教师自编特色教材、开发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等。经过几年的建设我校的自编教材已呈现特色鲜明、品种丰富、系列完整的特点,新编并出版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矿山机械、矿山电气、煤矿企业管理等系列教材。2013年我校的《电气CAD工程实践技术》教材被评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3、教学改革
学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入手对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毕业设计等多方面进行系列化的改革,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服务经济社会需求与服务学生相结合、分类培养与个性化需求相结合等原则,按照“平台+模块”的模式进行设计。搭建4个培养平台,11个教育模块。四个培养平台分别是:思想政治与健康教育平台,公共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平台。11个教育模块分别是:国防与安全模块、思想与政治模块、体育与健康模块、工程通识模块、通用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课外文体活动与社会实践模块,执业技能拓展与科技创新模块。根据不同专业制订出各教育模块的具体培养要求和要达到的培养目标。前2个平台的课程全校打通,实现网上统一排课。在课程类型上按照上课地点和教学内容将课程分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实验、实践实训课、必修课、选修课等。四年制总学分原则上控制在185学分左右,课内总学时控制在2600学时左右,必修课控制在50门左右,增加了选修课比例,按照1:3进行选修课设置,实践教学的学分比重为25-30%。以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为突破,对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以社会需求为核心,各专业深入到企事业单位,与用人单位对接,同时广泛征求各个行业广大校友的意见,准确掌握国家经济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引入企业需求的课程、引入代表学生发展潜力的新技术和新科技前沿课程,注重课程的前瞻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表现:一是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如国际教育学院各专业、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会计学专业引入国外课程多门。二是增加适用性。如北京文思IT公司为我校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开设关于软件开发的7门职业课程。又如北京北汽集团和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合作,常年由企业派教师给我校学生讲解《汽车结构》和《汽车电气控制》两门课程。三是与时俱进,增加反映科技发展前沿的教学内容,包括科技创新、新理论、新技术、新理念、新规范、新政策等。如反映计算机应用领域前沿的物联网专业课、云计算、在机械类专业课中增加3D打印制造技术等课程。城乡规划专业增加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内容,会计学专业增加营业税改增值税等。
——在实践体系的设计上,在保证课程基础实验的基础上,扩大了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如大学物理课实验室增加了太阳能电池特性测量、声音测距等新实验内容。在工程实训上按照企业的要求设计训练内容,为提高实训质量,电气技能训练室自制电机、仪表接线使用方法的演示动画,用触摸屏让学生自由前来自主学习。在课程设计上改变以往单一内容的课程设计,采取多门课程的综合设计,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公共基础课按照课程服务专业的思想,根据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开展教学,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适时引入专业案例,强化基础课与专业的联系。专业基础课采取按照专业类进行设置,按照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开展教学。专业方向课程按照一条主线(专业方向),多向发展的思想开展教学。如机械学院教师在讲授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时适当融入煤矿机械设备有关的相关案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传统的三中心论(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起融知识能力素质教学为一体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的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采取案例式、体验式、探究式和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如:案例教学法。以工程应用为主导,结合课程内容,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力学等课程都编写了案例教材,开展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法。计算机基础系列课在实验室利用同屏方式,在计算机上讲课、听课。学生边听,边操作,学生及时体验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CDIO教学法。结合工程项目的构思、设计、制作、运行使用过程进行教学。计算机专业利用单片机控制蔬菜大棚温度的小工程项目,讲解单片机接口使用技术,使学生边学边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讲评式教学法。城市规划专业的课程设计课使用讲评式教学方法,师生在一起,共同讲评学生的设计质量。由于“评价”是认知层次的最高目标,学生的收获也最大;探究式教学法。如物理化学实验课采取举一反三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师讲完其中的“一”,让同学研究,回答“三”的问题。教学方法的改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课程及格率达到90%以上,优良率达到了45%以上。
——在教学手段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是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在替代传统的挂图、教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自主开发多媒体课件,质量在不断提升,2013年在国家、省级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奖 3项,其中建筑工程学院许珊珊老师负责完成的《桥洆水文》课程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以工科组第一名获得一等奖。积极开发课程网站,开展网络教学,目前,已建成课程网站 40 门,网站内容丰富。
——在考核方法上,根据课程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既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同时也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考核,通常采取平时考核(出勤、作业、课堂提问、阶段小考)+期末考核方式进行,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根据课程的特点,课程负责人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经教务处批准,平时成绩最高可达到40%。
——在毕业设计改革上,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结合就业岗位,对于在就业单位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可以根据单位需要,结合岗位工作,选择专业知识跨学科的课题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二是对于文科类专业,可以不拘泥于撰写毕业论文,如结合实习(包括毕业实习和生产实习)开展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等。
三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有条件专业应采取制作实物作品+使用说明书+设计计算书的形式作为毕业设计。
四是对于一个学生难以完成的较大型的题目,可以采用团队的形式(一般3—5人)共同设计一个题目,明确每个人的任务,分工完成毕业设计。
五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鼓励将最新技术应用到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中去,可以跨学科、跨专业联合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比如应用3D技术进行设计与制造,利用数字化模拟技术开展毕业设计(论文)等。利用大石墨、大安全、大矿业平台,跨专业、跨院(系)组建团队开展毕业设计。鼓励开展毕业设计技术文件改革,对于工科类专业,可以将过去毕业设计说明书拆分成若干部分,诸如方案设计部分改成可行性论证报告,将计算部分改成设计计算书等等。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设计题目要求,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开展真题真做,严禁抄袭和弄虚作假。通过对毕业设计进行改革,锻炼了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了设计质量,2013年举办了全校毕业设计公开答辩,在学生中引起了积极的反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教学管理上。为推进校企合作,开展“3+1”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学校制定了《黑龙江科技大学关于课程置换办法》,根据办法可对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分别进行置换。理论课程的置换是用已修合格的课程置换培养方案中未修或未考核合格,但又没有条件进行重修重考的课程;实践环节的置换是因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或与社会联合办学过程中所开展的与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实践环节不一致的内容。2013年有200多名学生通过课程置换,在企业完成部分课程的学习,通过强化定期到企业检查、严格成绩管理等环节,收到了显著效果,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部分学生实现带薪实习。为加强对学生成人成材的全面指导,促进学风建设和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还制定了《黑龙江科技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从大学一年级起为每个班级配备班主任,全面管理学生,指导学生选课和学习,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各学院为每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原则上一名导师在同年级指导学生不少于2人,最多理工类不超过8人、文管类不超过10人。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高“三个度”。即人才培养目要求对社会需求的适合度;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运行的环节,对培养目标、要求的支持度;师资队伍、仪器设备、实践基地等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打破了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代之以构建教学平台加模块的培养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是在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的同时,努力开发利用校外的教学资源,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几年来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是订单式人才培养。主要是面向涉煤专业,学生在生产实习时,聘请企业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边实习边工作,毕业生在订单企业工作环境熟悉、上手快,深受企业欢迎。已培养四届毕业生1600人分布在黑龙江省4个煤城的百里矿区,成为煤矿行业的生力军。
二是“3+1”人才培养。我校的“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点是实施早,如城乡规划专业已有5届毕业生。全员参加,实施的专业是整班、整专业参加,在企业按照技术员的岗位工作要求进行培养,实现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成效显著,我校城乡规划专业(五年制)“4+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得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1等奖的,全体学生去深圳、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大城市的规划设计院,做规划设计工作,通过一年锻炼,具有很强的职业实践能力,80%学生实现了带薪实习,40%就业于实习单位,全体学生就业率100%。
三是与俄罗斯高校合作培养。构建中俄合作的“3+1”、“2+2+1”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俄语专业的“3+1”指3年在国内学习,1年去俄罗斯高校学习。土建专业的“2+2+1”是前2年学生在国内学习,后2年去俄罗斯合作高校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最后一年学生在中俄两地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上述合作模式引进了俄方的优势教学资源,对培养和提高中俄两用人才的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创业创新教育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素质教育与创业创新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立了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平台,下设执业技能拓展和科技创新模块,其中包括获得职业能力证书、第二学位、参加科技项目、发表科技论文、参加各种素质教育大赛等共有八项教育教学内容。我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素质教学大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标志性竞赛中继续保持较高获奖率。
四、质量保障体系
1、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学校始终追求“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牢固树立了“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想。学校严格贯彻校院两级党政“一把手”是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制度,校院两级领导投入足够的精力研究教学,在经费上优先保障教学,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学校定期召开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研究教学工作,2013年,围绕教学工作先后召开党委会议2次,校长办公会议4次,对人才培养、教学建设与改革等重大问题,做出科学的决策。
坚持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校院两级领导听课制度、校党政领导接待日制度和联系基层制度,通过听课、走访、座谈、调研、现场办公等形式,深入教学一线,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倾听师生员工的心声,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学校始终把教学工作质量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把教学和育人实际效果作为检验领导干部作风是否过硬的标准。教师职称评定坚持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
学校2013年12月召开了第七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做了题为《以人为本 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全面开创内涵充实、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局面》的大会报告,报告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系统总结了教育教学工作,全面规划和部署我校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坚持内涵式发展,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十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培养的举措。
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标准,建立了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了以校、院两级管理的“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为核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目标系统、教学指挥调控系统、评估与监控系统、信息反馈系统构成。
目标系统: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构成,是整个监控体系的起点和终极目标。其他各系统的反馈信息是目标系统的调整依据。
教学指挥调控系统:由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指挥机构等组成。全面负责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对重大教学问题进行决策,根据评估和监控系统、信息反馈系统提供的信息对教学过程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同时对教学目标、质量标准和教学过程进行调控,保证全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形成闭环。
评估与监控系统:由校评估中心和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组成。评估中心负责定期组织对教学单位教学工作的整体评估和经常性的针对主要教学环节的单项评估;校级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由教务处、教学督导组、学生质量信息网组成,负责日常教学工作专项检查,对教师和教学过程实施“学校—教学单位—学生的三级质量监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由学院教务部门、教学质量监控小组组成,负责对教师的教学检查、实施“学院—教研室—学生”的三级质量监控。通过对教学单位的评估,把握各单位的教学工作状态;通过对主要教学环节的单项评估和检查,掌握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状态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三级质量监控”,掌握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反映。该系统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
信息反馈系统:由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学生评教、领导听课、学生质量信息网和教师的学生学习档案等环节组成,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将信息反馈到教学指挥调控系统,由教学指挥调控系统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形成指挥指令,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目标系统为依据,以评估和监控系统为核心,以信息反馈系统为渠道,在教学指挥调控系统的调控下,各个系统互相协调,运行稳定可靠,形成闭环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科学体系。
——质量监控运行。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下,构建了严格规范、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和运行机制,保证了体系运行可靠有效,有力地保障了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检查制度:教学检查主要是每学期开学初、学期中、学期末的三次例行教学检查。开学前主要检查学期的各项教学准备工作;期中重点检查各教学环节的质量,对存在问题的环节进行调控;期末重点对考试安排、考风考纪以及学生成绩评定等工作进行专项检查。
教学例会制度:教学指挥调控系统通过分层次的教学例会实施教学信息反馈和对教学过程的调控。每周五下午教务处工作例会,每周一下午由教务处召集各教学单位教学秘书例会,学校定期由教学校长召开全校主要教学管理人员例会。教学例会使教学工作每周有安排,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及时反馈,及时调节,确保了教学运行的稳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还定期召开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对教学上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定期召开全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2013年召开了学校第七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总结教学工作,表彰教育教学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安排部署下一步的教育教学工作。
领导听课制度:实施校、院两级党政领导听课制度。各级领导每学期都深入课堂听课,了解和掌握教师的教学情况,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对教师教学质量实施督导。
教学督导制度:实施本科教学专家督导制度。学校和教学单位聘请教学督导专家,采取专兼职结合,按照工作规程,通过随机随堂听课、查阅教案、抽查学生作业、实验报告、试卷和毕业设计等方式,进行一般性的教学质量监控,贯彻“以督为辅,以导为主”的工作原则,在了解、反馈教学质量信息的同时,重点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把好教学质量关。学校督导组则以各阶段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的质量监控为主,实施重点监控,同时对各教学单位的质量监控工作进行指导。教学督导是学校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的重要一环。
教学工作评估制度:从2007年评估之后,逐步建立了学校内部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并根据学校的教学工作情况开展适度的评估工作。以此作为评价和诊断教学单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的工作质量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主要包括:针对教学建设的专业、课程、实验室、教研室的评估和检查;针对主要教学环节的毕业设计(论文)、实习、试卷的单项评估和专项检查。目前,单项评估和专项检查已成为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一项基本制度。通过定期开展各类校内教学评估和专项检查,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013年学校集中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评估。学校接受了省教育厅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学校接受了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并顺利通过。
学生评教制度:学生对教学工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的评价,在 “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中占有重要位置,并逐年加大在质量评价中的权重。学生评教工作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教学评价、专业满意度调查和毕业生意见反馈等方面,采取期末网上评教(课堂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学生的评价结果与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考核、专业课程建设评估结果挂钩,与教师津贴、教学评奖、职称晋升挂钩。
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为及时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学校建立了学生教学质量信息网络。从各专业年级中选聘学生担任教学信息员,他们通过自身的课堂体验、专题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向教务处反馈信息,教务处对意见进行梳理,并通过教学例会向有关教学单位发布,达到对教学过程的调控。
五、学生学习效果
1、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为引领,着力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一高一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保证实践教学比例。大力加强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等标志性大赛中获特等奖4项、一等奖92项、二等奖138项、三等奖161项。450余人参加了全省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全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健美操、体育舞蹈、网球、乒乓球、篮球、武术、羽毛球共计8项省级赛事,获得团体冠军1个、第一名9个、第二名12个、第三名10个的好成绩。
2013年度,我校共有2000余名学生参加各类课外学术活动,包括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项目,教师科研项目以及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多种方式,并取得了优异成绩。组织32个团队参加了哈尔滨第三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大学生体质合格率为100%。
2、学风建设
学校出台了《黑龙江科技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黑龙江科技学院学风建设考核方案》、《黑龙江科技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
一是以严格的纪律规范学风。坚持辅导员听课制度;组织专职学生干部检查上课迟到,旷课等行为;严查节假日早走晚归,对违纪学生进行严肃处理,对不良风气起到明显遏制;严查上课替课现象,对有偿代替他人上课的学生,给予了严肃处理。
二是以先进典型激励学风。积极组织推荐学生参与全国和全省典型评选工作,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10-8班李明洋被评为“2012年度黑龙江省大学生道德模范人物”,机电09-1班周成亮被评为“2012年度人物”。各院系也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学风建设活动。
三是以学业帮扶鼓励后进学生。开展对累计3门及以上课程补考仍不及格学生进行学风预警工作,对达到留降级条件的学生制定包保工作方案。组织各院(系)对达到学生预警条件的学生下达《学风预警通知书》,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努力实现对学风预警学生帮扶与转化效果。通过专兼职学生工作干部的共同努力,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了补修考试。
四是以科技文化活动带动学风。一是校团委制定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现已通过省教育厅专家论证,入选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被推荐到教育部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完成50项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和100项学校配套项目的申报与备案工作;二是由校团委主办、外语系团委承办了第十六届“外研社·亚马逊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校园选拔赛;三是上报30件作品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省赛;四是完成了2012年大学生科研立项工作启动和立项工作,今年我校共立项595项,其中重点项目16项。
五是以“江畔之春”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体育文化月”为载体,在推进校级精品活动的基础上,支持、鼓励校院两级学生组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成功举办了第十五届“青苹果杯”集体舞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学唱“校歌”大赛等文娱活动,累计参与学生人数达11000余人;举办了“火神杯”篮球赛、“青春杯”网球赛、“友谊杯”排球赛、师生乒乓球联谊赛、大学生街球表演、大学生羽毛球比赛等体育活动,累计学生参加人数达7300余人次;我校召开2013年暑期青年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各二级院系也纷纷举办文体活动167场,参与人数达40852人次,在全校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3、毕业生就业
我校社会声誉和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认可度逐年提高,每年有500多家用人单位主动来我校选聘毕业生;200多家用人单位在我校建立了人才培养基地,为毕业生实习和就业提供机会。国内各大煤炭企事业单位、富士康集团、哈航集团、长春一汽集团、烟台首钢集团、鞍山钢铁集团、中铁各局等知名企业成为我校多年合作伙伴。2013年4679名本科生成功就业,就业率达94.87%。819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16.6%,271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45.02%的学生考入985、211高校进行深造。继续保持省内高校前列,连续多年在全省高校就业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省内外多所高校到校考察学习就业工作经验,成为我省高校就业工作的典范。
4、毕业生评价
毕业生以优良的思想作风、扎实的理论基础、独特的工程素质、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倍受用人单位青睐。用人单位和社会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吃苦耐劳,勤恳务实,敬业奉献,具有自强不息的“胡杨树”精神,尤其是面对煤炭艰苦行业,能够弯下腰、扎下根,不怕苦、累、险;二是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发展后劲大。吉煤集团认为我校毕业生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勤奋好学、努力上进的学习精神;积极有效的工作方式;综合素质高、表达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与意识;相对较强的实践业务能力。
5、毕业生成就
组织各院系召开了典型事迹报告会,采集我校2013届毕业生和在校生典型事迹,编写了《梦想的力量》一书,免费发放给学生,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和鼓舞学生明确成才目标和努力方向;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转变就业观念思想教育,使毕业生牢固树立了“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和“先生存、后发展”的观念,到基层、到艰苦行业就业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今年有9.67%的毕业生到煤炭企业就业,40.5%的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
六、特色发展
1、坚持矿业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
提高教学质量是我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坚持矿业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我校赖以发展的成长线。我校是适应煤炭工业需要诞生的,没有煤炭工业发展的需要,就没有我校今天存在的可能。我校现有历史悠久的采煤母体专业,有与之配套的选煤、煤矿安全、矿山机械、矿山电气等涉煤专业。有采矿涉煤学科、专业齐全的教师队伍,有产学研的校内外实践基地,还有数以万计的战斗在煤炭科技生产一线的我校毕业生。进入本世纪,我国矿业发展的形势有起有伏,但我校继续坚持矿业办学特色,做到“更名不换姓,迁校不拔根”,努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建设国家级煤炭工业基地、煤电化产业基地的实际需要,依托“大矿业”特色学科优势,牵头搭建了省煤电化工程技术研发平台,成立了矿井高效开采、煤矿安全、煤矿机电设备、煤炭加工与转化、煤伴生矿物资源利用5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立4个服务工作站,辐射和服务于四大煤城,获科研项目238项,完成科技经费5587.5万元。黑龙江矿业研究院以李凤仪为首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元集成创新的煤矿开采围岩控制技术科研创新团队长期服务矿山一线,破解企业生产难题,推广技术项目20余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3亿元,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支撑。在煤矿采掘旋转机械设备性能测试系统研制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该测试系统有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沈煤鸡西隆丰矿山机械制造公司、江苏华飞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订购,企业投资超过1000余万元,以“高纯石墨材料开发及其典型应用”项目正式获得“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为标志,彰显我校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2、强化教学中心地位
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大学根本任务这一理念,为促进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加强教师间交流与沟通,开展教学和学术研究,强化教师教学责任,传承优良师德师风、提高教师育人能力,学校对基层教学组织进行了规范,在学院下以专业为核心设立系,以公共基础课程群或学科基础课程群为核心设立学院的基础教学部,以学科基础实验(实训)为核心设立实(验)践中心,学院的系部、中心下设教研室、实验室、实训室等基层教学组织,明确了各基层教学组织的职能,增强了全体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抓基础文明建设、开展学风预警,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学校通过加强文明教室建设,建立文明教室建设标准,对学生课堂纪律、教室卫生、节约用电等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重点对学生将早餐、零食带入教室的现象进行了专项治理。通过加强文明寝室建设,定期组织专职学生工作干部深入学生寝室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寝室卫生扫除、安全防火检查、安全用电规范等工作,对毕业班学生寝室、脏乱差学生寝室进行重点整改,确保文明寝室建设效果与质量。通过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大对学生吸烟、穿着不文明的检查力度。定期组织专职学生工作干部到学生公寓、教学主楼、科技大厦检查学生不文明行为,并对学生及时开展批评教育,有效增强了学生文明意识。通过加强早操管理工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良好的晨练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精神状态。加强学风预警帮助学业后进生顺利完成学业。对累计3门及以上课程补考仍不及格学生及时进行学风预警工作,2013年对达到留降级预警条件的158名学生制定帮扶工作方案,组织各学院对学生下达《学风预警通知书》,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努力实现对学风预警学生帮扶与转化效果,通过专兼职学生工作干部的共同努力,有149名学生成功转变,补修并通过了相关课程的考核,能够继续学业。
七、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学生实习难
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主要在实习企业进行,各个企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而不愿接纳学生实习,目前国家没有对学生实习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或相关政策激励,调动不了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实习多为参观性质,无法达到锻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建议建立若干个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实习基地,各高校进行共享。
2、师资队伍建设难
学校受编制的影响,无法按照实际需求配备教师,生师比偏高,使得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创业创新教育受到制约,建议相关政府机关部门,统一协调,科学确定学校编制问题,促进学校健康发展。